close

新華社台北5月29日電(記者李寒芳 裴闖)

最近,一個生僻的化學名詞順丁烯二酸成為台灣社會的熱詞。這種本來被用作油漆原料的物品,因被不良商家加入澱粉以增加口感爽滑度,而成為“毒澱粉”的元兇。

 

    台灣是眾所週知的小吃天堂,不少大陸游客把去台灣吃夜市當作赴臺的一大動力,台灣社會對小吃的推崇也是信心滿滿。但伴隨“毒澱粉”蓋子被揭開,民眾發現,順丁烯二酸“潛伏”台灣澱粉業已達40年之久,珍珠奶茶、芋圓、板條、肉圓、雞排……這些在遊臺攻略中常被譽為不可錯過的美食小吃,在“毒澱粉”事件曝光後一一中招落馬。

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廠商「不老實說的秘密」,化學教授通通告訴你毒物魅影: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質(改版)此生必備的保健書: 遠離毒物的自然療法

 

 

    從塑化劑、“毒醬油”到“毒澱粉”,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僅讓“台灣製造”美食蒙羞,也讓人們扼腕嘆息:“舌尖上的台灣”也有著晦暗、灰色的另一面,也未能擺脫底線不斷被突破的食品醜聞。

    台灣民眾發出了“我們還能吃什么”“還有什么是安全的”的追問。有大陸游客在微博上吐槽“去年末遊台灣歸來,吃過的雞排、彰化肉圓、珍珠奶茶全部上榜,中毒不淺啊”。也有大陸民眾表示,不知大陸的類似產品有沒有問題,建議衛生部門和質檢部門進行抽檢。

 

    台灣人喜歡用“Q”來形容食物爽滑勁道,濫用順丁烯二酸也是迎合了消費者這一心態。但不法商家無視良心、舍義逐利的背後,是台灣相關食品業者的銷售下滑甚至是倒閉,台灣美食長期累積的信譽一夕“破功”。

    食品安全問題是兩岸共同面臨的熱點和難點。我們希望,台灣小吃“要Q更要Q(Quality,品質)”,嚴格“戒毒”還台灣食品“清白”,還社會大眾一個更加安全的消費環境,讓“吃貨”們遊臺更放心,為中華美食在全球傳承發揚樹立“正形象”。

無毒保健康:如何在充滿毒物的生活中自保別讓孩子在毒物中長大菜市場的營養學2:小學生的營養事典:權威營養師幫孩子打造好眼力、好腦力、好體力、提高免疫力

 

文章出自於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7520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ybook 的頭像
    buybook

    好書報報 - 有知識有內涵的好書介紹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