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保健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營養醫學抗癌奇蹟:劉博仁醫師的抗癌成功案例分享

編輯手札
「營養」對了 ,抗癌成功,不復發!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道好,人不老!向內視鏡名醫學大腸保健法

內容簡介
你知道嗎?腸道內聚集了人體60%以上的免疫細胞。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統計,癌症新發人數突破9萬大關,每5分48秒就有1人罹癌。

99年癌症登記人數首度突破9萬人大關,每10萬人中有391人診斷出癌症,換言之,每256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每5分鐘48秒就有1人罹癌。性別來看,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

腸道排毒特效食譜(新版)  腸道抗癌力:中西醫大腸腫瘤防治錦囊



依9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其中以4癌篩檢項目中之大腸癌,人數增加最多,4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

我的安心餐桌:從產地到餐桌,用科技做好食材。  咖啡處方箋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署國健局今公布最新(2010年)「癌症登記報告」,報告顯示,全國癌症登記人數首度突破9萬大關,達90649人,平均每5分48秒有1人罹癌,較前一年提早14秒,是「癌症時鐘」最快的一次。罹癌人數、癌症時鐘雙雙突破新高,而大腸癌發生人數連4年蟬聯第1,罹癌人數較前一年增加1552人。

乳癌與牛奶  圖解乳癌



國健局說,人數上升最多4種癌症為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口腔癌,主因是國人偏好紅肉、高油、高鹽、高熱量的「狩獵型」飲食,大腸癌與乳癌與食用過多紅肉、高脂低纖飲食、肥胖及少運動有關,子宮體癌與肥胖有關,攝護腺癌主為人口老化。

從蔬果中吃出生命力  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上最有效!中西名醫聯手教你吃對食物28天快速降低高血壓:對症料理速查,吃對食物總比吃藥好

內容簡介
  史上最有效! 百萬人見證!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選降低高血壓菜湯粥1200例

內容簡介
  高血壓保健知識 / 每道食譜皆有降血壓功效說明 / 專家講評 / 烹飪步驟 /高血壓常識Q&A/ 有效降壓食材排行榜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和青少年朋友,喜歡吃像漢堡以及炸雞,這類高油、高鹽的食物,不過當心小小年紀就有高血壓的風險,彰化一名年僅13歲的國中生,因為突然昏迷被送醫急救,醫院檢查發現,他竟然患有高血壓,幸好使用降血壓藥物後,撿回一命。

手足對症按摩(附彩頁)  高血壓高血脂飲食宜忌速查

 

高溫油炸,不一會功夫,香噴噴的雞排出爐,這是年輕朋友的最愛,不過日前彰化一名年僅13歲國中生,平常喜歡吃炸雞、漢堡,體重已經破80多公斤,竟然突然昏迷被送醫,最後一量,血壓收縮壓高達200毫米汞柱,比正常值140以下高出許多。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能抱在手上,才是英雄!」是不孕症權威蔡鴻德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率領團隊替該院籌建台灣唯一一家通過美國病理學會認證的生殖實驗室。但蔡鴻德認為,最重要的是「對不孕症患者有同理心、能有高活產率才是真成功。」

中國吉林夫妻以蔡鴻德的「德」為子取名,以示感謝。翻攝畫面

足滿足:知足才樂,30分喚醒身體自癒力  肌膚算病:你身體裡藏著什麼病,皮膚都知道

 

專屬空間避免尷尬

去年4月曾受邀前往日本婦產科年會演講「傾聽不孕症病人之心聲」的蔡鴻德,先前也曾受世界婦產科學會邀請於學會官方的雜誌上發表文章,他說,很多不孕症夫妻面臨家庭破裂,讓家庭幸福美滿的他「看不下去」。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解老中醫養生與診療智慧

內容簡介
輕鬆理解中醫理論,養生調理更簡單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洋車前子是洋車前草種子外殼,是純天然植物纖維,富含纖維素與果膠。(Photos)
洋車前子是洋車前草種子外殼,是純天然植物纖維,富含纖維素與果膠。(Photos)

文/楊嘉玲
洋車前子(Psyllium husk)是洋車前草(Plantago psyllium)種子外殼,原產於伊朗和印度,後來引進地中海地區,多為有機栽種。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孩子長大後的身高是否可預測?醫師表示,坊間有許多預測小朋友成年後的身高方式,包括推估法、公式計算、基因檢測照骨齡等,但分析發現,小女生滿9歲,小男生滿10歲,到醫院照骨齡,最能精準推估成年後的身高,身形比較嬌小的孩子,千萬別錯過長高的黃金期。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健康生活型態可突破身高的先天基因限制。哈佛小子林書豪的父母平均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豪小子卻長到一百九十一公分。醫師說,多攝取蛋白質、早睡及跳躍伸展運動,是增高關鍵。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能夠長多高?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表示,七成是基因遺傳,三成可靠後天努力達成,包括充足睡眠、適當運動,以及補充大量蛋白質食物,都可幫助長高。曾有小男生因父母身形嬌小,推估長大後最多170公分,但經過後天努力,最後竟有178公分。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易致生長激素停機 少長5公分


董氏基金會發現市售半糖的手搖茶飲,有七成七含糖量達七分甜或全甜。田裕華攝

【張博亭╱台北報導】兒童喝太甜的飲料可能長不高。董氏基金會抽查市售兩百多款手搖茶飲,發現七成七標示半糖的茶飲,實質含糖量高達七分甜或全甜,不僅喝了易發胖,醫師並警告,兒童每天喝兩杯含糖飲料,生長激素分泌會「停機」四個小時,未來恐怕長不高。

400 杯手做飲料聖經  賺錢咖啡館(DVD教學版):追蹤市場潮流,掌握咖啡調製全新作法,讓你精準抓住顧客口味!

董氏基金會昨公布該會進行的手搖杯含糖量調查,總計抽查全台二十六間連鎖茶飲分店、兩百三十二款手搖茶飲,結果發現其含糖量驚人。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一周購買黃耆、黨參等補氣中藥的民眾明顯增加。林挺弘攝

對岸傳出H7N9禽流感疫情,不少國內中藥店指近一周來,購買黨參、黃耆等補氣中藥民眾約增加3成,還有台商一買就是3、4斤,說要帶回上海防疫。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指黨參、黃耆都具補氣作用,適量食用有助增強免疫力,但民眾要防範H7N9感染,仍得靠勤洗手與勿接觸禽鳥等衛生習慣較實際。

還是必須勤洗手

在北市開中藥店的業者陳文宗指近一周詢問要買想防H7N9、養生中藥材民眾約增加3成,多是購買黨參、黃耆補氣中藥,回家加水熬煮當茶喝;另有些民眾買較貴的冬蟲夏草藥材;黨參、黃耆加水喝,一天藥材費約數十元。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老力:吃對營養素,讓身體機能變年輕

內容簡介
  從飲食和生活等全方位去衰老因,了解正確用藥常識及抗老知識,並積極攝取身體缺乏的營養素,不光只能延緩老化,人更從裡到外年輕健康。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子長期因椎間盤突出而導致下背疼痛、雙腿發麻,經2次腰椎手術才解決疼痛問題。三總骨科主任趙國華醫師表示,長時間坐著、又不常起身走動,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藥物治療與復健有7成效果,如仍未改善就要考慮手術,分為椎間盤部分切除與腰椎直接固定2種類別,可視患者本身狀況選擇。
報導╱張雅淳 攝影╱吳朝奎

 

趙國華醫師表示,這名35歲患者一開始選擇椎間盤部分切除手術,藉此減少神經壓迫程度,但術後半年又開始疼痛,劇烈疼痛甚至讓患者無法承受而哭泣,於是又進行腰椎固定手術,在腰椎間放入支架改善疼痛。目前腰椎支架有多孔鉭金屬的新材質可選,相較過去硬塑膠,可立即解決疼痛,但需自費,1個椎間盤需使用2個支架,費用為12萬元。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蔬果 搭配有氧運動

許多人有壓力大、睡不好困擾,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暨營養學博士吳映蓉提醒,若無紓壓,會使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升高,俗稱可體松,長期下來會使脂肪特別容易囤積腹部、形成游泳圈,若加上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肥胖的惡性循環,建議從飲食、睡眠和運動三管齊下,幫助甩掉壓力肥。
報導╱林明佳、張雅淳 攝影╱施偉平、吳朝奎

 

形成腹部肥胖、即中廣身材的原因,除了跟飲食、缺乏運動息息相關外,其實跟壓力、睡眠不足也有關。因人體面臨壓力時,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分泌、升高,進而促使脂肪堆積腹部,囤積熱量以因應外在危險;睡眠不足則會干擾體內荷爾蒙,使血清素降低、可體松上升,同樣易讓人肥胖。建議多吃蔬果、選擇好澱粉、充足睡眠和多運動,以對抗腹部肥胖問題。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板藍根苦寒 恐腹瀉傷腸胃

〔記者洪素卿、蔡淑媛/綜合報導〕中國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中國江蘇省中醫藥局衛生廳推薦板藍根沖劑在內的中成藥,以為預防之道。我中醫師認為,與其使用板藍根,不如用綠茶漱口,或是食用四神湯。

板藍根是老祖宗在「瘟病」時用來清熱、解毒的藥物。不過,中醫師吳明珠說,板藍根是一種苦寒的藥物,身體健康的人使用,可能因為太寒,導致腹瀉、腸胃不適,反而可能降低免疫力。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盯電腦螢幕太久,眨眼次數變少,小心乾眼症。資料照片

健康版推出「健康Q&A」專欄,解答讀者對健康方面的疑問,歡迎來信至life@appledaily.com.tw

Q.我用一天電腦後,眼睛脹痛、有灼熱感,休息可改善,是眼疾徵兆嗎?須積極就醫嗎?

A.使用電腦、手機,可能用眼過度造成不適,最常見就是乾眼症。因雙眼緊盯螢幕,眨眼次數變少,眼角膜缺乏淚液滋潤、太乾,眼睛會有脹痛、灼熱感,通常是乾眼症前兆。 

buy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